《醉翁亭记》PPT课件11
本文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
写作背景
《醉翁亭记》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(公元1046年),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。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。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、右正言知制诰、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。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、范仲淹、富弼等人推行新政,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、夏竦之流。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,到这年的八月,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,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,落去朝职,贬放滁州。
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,发展生产,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,年丰物阜,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,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。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,奸邪当道,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,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,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,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。这是他写作《醉翁亭记》时的心情,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、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。
... ... ...
作者介绍
欧阳修(1007~1072年),字永叔,自号醉翁,晚年又号六一居士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,汉族,北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和诗人。与唐代韩愈,柳宗元,宋代王安石,苏洵,苏轼,苏辙,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时所作,他虽被贬,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他的地方官,为百姓做事。
欧阳修江西永丰人。他4岁丧父,家境贫寒,母郑氏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,10岁能作诗赋,21岁中进士,其后任监察御史,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,写信切责高若讷被贬夷陵(今湖北宜昌)令。后回朝任太子中允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,以后又被贬知滁州、转知扬州等。回朝后官至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谥号文忠。
... ... ...
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?
环滁 林壑 蔚然
琅琊 潺潺 伛偻
酒洌 野蔌 觥筹
宴酣 颓然 阴翳
疏通文意
环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诸峰,林壑尤美,
(环绕)(全,都) (山谷)(尤其,特别)
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,琅琊也。山行六七
(茂盛的样子)
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
(拟声词,形容水声)
酿泉也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
( n.作状语,象鸟的翅膀一样)(靠近)
者,醉翁亭也。作亭者谁?山之僧智仙也。
(建造)
... ... ...
研读第一段
1.醉翁亭的位置?
环滁皆山—琅琊山 —酿泉 —有亭翼然
2、“醉翁”是谁?谁给亭子起的名字?用什么做亭子的名字?
3.请从文中找出说明“醉翁”由来的语句?
饮少辄醉,而年又最高。
4、这段有一个名句,请将它找出来。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?
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
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命意,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。
... ... ...
研读第三段
1.第三段的段意是什么?
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。
2.第三段包含几层意思?
1、滁人游
2、太守宴
3、众宾欢
4、太守醉
人的活动:——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
3.本段有两个成语,请分别找出来,并说说它们的意思。
前呼后应:写文章或做事情考虑周到,前面有伏笔,后面有照应。
觥筹交错: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。
... ... ...
《醉翁亭记》写作小结
醉翁亭的位置环境、命名由来(滁州城—琅琊山—酿泉—醉翁亭,由远及近)(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破题)——“山水之乐”(一日之景、四时之景)——游山情形(滁人游—太守宴—众宾欢——太守醉)——宴罢醉归(“醉能同其乐”揭示主旨)
“醉”与“乐”是统一的:“醉”是表象,“乐”是实质,写醉是为了写乐,“乐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。叙事、写景、抒情自然融合,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,读来脍炙人口。
小结成语:
1、[峰回路转]:山势回环,路也跟着拐弯。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,出现新的转机。
2、[醉翁之意不在酒]: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。形容人别有意图,言在此而意彼。
3、[水落石出]:水落下去,石头就露出来。比喻真相大白。苏轼在《后赤壁赋》中有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”之句。
4、[觥筹交错]: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。
... ... ...
特殊句式
判 断 句:
1)环滁皆山也
2)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琅琊也
3)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
倒 装 句:
1)负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树
2)微斯人,吾谁与归?
体会“也”的不同语气
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酿泉也
醉翁亭也 太守也 庐陵欧阳修也
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故自号曰醉翁也
滁人游也 太守宴也 众宾欢也 太守醉也
关键词:醉翁亭记教学课件,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,八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,醉翁亭记PPT课件下载,.ppt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