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最后一课》PPT课件11
学习目标
1、掌握重点字词。
2、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用。
3、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、行动、心理活动,表现人物思想感情,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。
4、了解《最后一课》的意义
作者简介
都德(1840—1897),法国著名小说家。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《小东西》。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,应征入伍,后来以战争生活为题材,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,有《柏林之围》 《最后一课》等。《最后一课》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。
... ... ...
写作背景
《最后一课》写于1873年,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,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,占领了阿尔萨斯、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。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,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,下了一道命令: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,只准教德语,不准再教法语。
了解“小说”
1、文学体裁:小说是和诗歌、散文、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。
2、小说的概念: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,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。
3、小说的三要素: 人物、情节和环境。
4、故事情节: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,分为:开端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。
5、刻画人物的方法:分为外貌描写、语言描写、神态描写、心理描写、行动描写。
6、环境的种类及作用:自然环境、社会环境。
7、小说分类:按篇幅长短分:长篇、中篇、短篇、小小说(微型小说)。
... ... ...
读准字音
踱来踱去( ) 郝叟( )
懊悔( ) 惩罚( )
钥匙( ) 祈祷( )
咽哽( ) 督学( )
膝头( ) 小弗郎士( )
词语解释
宛转:这里指鸟声抑扬动听。
踱来踱去:慢步行走。
诧异:觉得十分奇怪。
哽住:声气阻塞。
... ... ...
整体感知
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:
第一部分(1-6):描述了小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。
第二部分(7-23):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“最后一课”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。
第三部分(24-29):写韩麦尔先生在“最后一课”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。
课文讲解
1、“我”为什么想别去上学了,有几个原因?
2、小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呢?
3、小弗郎士多么想在晴朗的蓝天下,宛转的画眉鸟的叫声中,开心地玩儿,可是他说,“我还能管住自己”。课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了他能管住自己?
4、小弗朗士跑到学校后,发现有哪些情况不同往常?
... ... ...
疑难解析
1、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?
以“我”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为线索。
2、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“从来没有这么高大”?
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,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。正是理解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,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。
3、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“高大”的“英雄”,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?
正因为普通,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,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,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,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……
... ... ...
讨论
1、谈一谈你对小弗郎士的认识。
(1)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。
(2)从怕老师到理解、同情、敬爱老师。
(3)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。
2、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人?
(1)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。
(2)教学工作不算认真,对学生也不善于启发诱导。
(3)热爱祖国语言。
(4)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爱国热情。
写作特色
1、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,使读者倍感亲切、逼真,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。
2、采用白描手法,文章的思想感情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。
3、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,突出了主题。
4、细节描写起到了烘托气氛,刻画人物,揭示主题的作用。
5、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,社会环境交代了时代背景。
... ... ...
课堂练习
1、完成下列与“心”有关的一组词语和句子填空。
(1)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,我希望你们多多 ________ 学习。
(2)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________不够。
(3)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听讲过。 他也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讲解过。
(4)个个都那么________,教室里那么安静。
(5)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,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________。
(6)可怜的人啊,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,叫他怎么不________呢?
... ... ...
关键词:最后一课教学课件,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下载,六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,最后一课PPT课件下载,.PPT格式;